載體是由混凝土、夯實填充料、擠密土體三部分構成的承載體。
載體樁就是由混凝土樁身和載體構成的樁。
基本規(guī)定
1、對無相近地質(zhì)條件下成樁試驗資料的載體樁設計,應事先進行成孔、成樁試驗和載荷試驗確定設計及施工參數(shù)。
2、被加固土層宜為粉土、砂土、碎石土及可塑、硬塑狀態(tài)的黏性土,素填土、雜填土和濕陷性黃土經(jīng)過成樁試驗和載荷試驗確定載體樁的承載力滿足要求時,也可作為被加固土層。在濕陷性黃土地區(qū)采用載體樁時,載體樁必須穿透濕陷性黃土層。
3、載體樁樁間距不宜小于3倍樁徑,且載體施工時不得影響到相鄰樁的施工質(zhì)量。當被加固土層為粉土、砂土或碎石土時,樁間距不宜小于1.6m;當被加固土層為含水量較高的黏性土時,樁間距不宜小于2.0m。
4、樁身長度應由所選擇的被加固土層和持力層的埋深及承臺底標高確定。
5、載體施工時的填料量應以三擊貫入度控制。對于樁徑為300~500mm的載體樁,其填料量不宜大于1.8立方米;當填料量大于1.8立方米時,應另選被加固土層或改變施工參數(shù)。
6、當樁身進入承壓水土層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發(fā)生突涌。
7、在樁基礎施工時,應采取相應措施控制相鄰樁的上浮量。對于樁身混凝土已達到終凝的相鄰樁,其上浮量不宜大于20mm;對于樁身混凝土處于流動狀態(tài)的相鄰樁,其上浮量不宜大于50mm。
8、當采用載體樁作為復合地基中的增強體時,載體樁樁身可不配筋。
載體樁施工技術
載體樁是一種全新的施工技術,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地基基礎處理觀念,選擇下部層位穩(wěn)定、土性較好的土層作為被加固土層,以樁端土體為研究對象。普通樁的承載力主要來源于樁的側(cè)摩阻力,而載體樁的承載力主要來自載體,載體通過反復填入建筑垃圾再以3.5噸重錘提升6米進行自由落體夯實,通過三擊貫入度等指標控制密實度,隨后再夯填一定量的干硬性混凝土,從而由內(nèi)向外形成干硬性混凝土、填充料和擠密土體形成的載體,使樁端土體得到最優(yōu)的密實,將上部荷載有效傳遞給下面的持力土層,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
陜西百順澤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 始終堅持 “質(zhì)量為本、誠信嚴謹、鑄就精良”的質(zhì)量方針;秉承“質(zhì)量第一、用戶至上、誠信為本”的服務宗旨!為廣大新老客戶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技術和服務!
上一信息: 沒有了!
下一信息: 載體樁【陜西百順地基】
Copyright © 2017-2025陜西百順澤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人:閆經(jīng)理 手機:18709173333
QQ:18709173333
地址: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金臺大道紫峰國際A座1501室